我院师生在第十三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做学术报告
时间:2023-04-17 浏览次数:0
2023年4月15日-17日,第十三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在长沙成功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湖南省风景园林学会等单位承办,雷火电竞app官方网站等单位协办,会议主题为“美美与共的风景园林:人与天调,和谐共生”,设置5个分会场、9个专题论坛与9个特别论坛,共有来自风景园林及相关行业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媒体等3000余人参会。
沈守云教授做了题为《荆楚风景、吾道南来》的主旨报告,报告指出:荆楚文化思想“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几千年荆楚文明的历史,以自然为主体的风景载体,孕育了人与自然的融合。中国理学思想从湘楚奠基于荆楚风景山水思想,以“诚”字为核心。有鉴于此,荆楚风景,吾道南来。期待以理学思想为基础,将荆楚文化、与自然和谐融洽的荆楚园林思想,以及湖南的地域文化和湖南风情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为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文亚峰教授在园林植物分会场做了题为《红豆杉属资源保护与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报告。报告从“红豆杉属资源调查与品种选育”、“红豆杉属分子标记的开发”、“人为干扰对南方红豆杉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和“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的遗传分化”四个方面系统讲述了红豆杉属物种的遗传变异与进化机制,相关成果可为该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参考。近20年来,文亚峰教授团队就红豆杉属资源与品种选育、分子遗传变异等开展深入研究,对于该属物种的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廖秋林教授在风景园林学科发展专题论坛做了题为《大数据时代的风景园林科学技术发展探索》报告。报告指出传统的风景科学受到海量数据以及数据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的挑战,但也提供了机遇。如何迎头赶上大数据时代的步伐,是当代风景科学的重大任务。风景科学研究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采集与储存技术,运用回归、相关、聚类、判别和空间分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方法来探索风景科学问题和专业应用问题。报告指出,通过相关探索,团队基本完成了基于大数据的风景形象、风景特征、风景意象、美景度、满意度、风景体验、行为特征、事件传播力、风景价值分析等风景科学的探索,还初步完成了基于网络评论、图像、声音大数据收集、储存、处理和分析等风景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探索。
王晓红副教授在园林植物分会场做了题为《木槿资源及其生态产业研究》的报告。报告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分析了木槿产业市场发展潜力,提出了木槿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并分享了湖南益阳木槿花木产业化实施成果案例,为木本花卉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博士生曹宇弛在风景园林与长株潭发展特别论坛做了题为《生态保护政策对于长株潭绿心地区水环境影响与启示》的报告。报告结合大数据与数字技术对于长株潭城市群绿心的总体规划下的绿心生态水环境进行模拟计算及评价,量化国土空间规划对于绿心地区生态保护的具体效益,为其他自然保护地的生态规划和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博士生李雨柔在乡村风景园林分会场做了题为《湖南乡村丰富自然人文资源下的户外游憩行为探究》的报告。报告应用网络大数据来探究湖南省域范围内景区的户外游憩行为,通过研究游憩行为时空特征和分布格局:一方面,证明了网络文本数据在揭示行为时空变化、活动类型方面的可行性;另一方面,通过探究游憩规律和影响因素,展现乡村丰富自然人文资源的区域差异性,揭示乡村旅游热点区域,为乡村风景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
上述学术报告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和科学前沿,思想活跃,科学性强,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一审/李大鹏、邢文、二审/廖秋林、三审/夏传格)